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在《赠从弟》中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赞颂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
班级开展收集编辑有关古诗文名句的整理活动,请补全表格。
手法/主旨
对应的古诗文名句
出处
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美的句子。
高峰入云,①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
③,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运用典故,表达将士们誓死报国之心。
④,⑤。
李贺《雁门太守行》
结合神话传说,直陈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风休住,⑥!
李清照《渔家傲》
对仗工整,兼有对繁华易尽的无奈与对旧识重来的欣喜。
⑦,⑧。
晏殊《浣溪沙》
山川风物
诗词佳句
景物之美
诗人之情
苍松翠竹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东汉①《作者)《赠从弟(其二)》)
峥嵘挺拔
坚韧不拔之志
烟波暮霭
“东皋薄暮望,②(唐王绩《野望》)
苍茫萧瑟
无处归依之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③ (朝代)崔颢《黄鹤楼》)
灵鸟飞禽
“④,⑤.”(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清新灵动
⑥ .
⑦,⑧.(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⑨》)。
⑩.
家国天下之思
景色
情感
美在春日鸟鸣夏日荷,秋日苍穹冬日雪,美是见景而生的请,或是因情而见的景。
三峡春冬之景,共同构成一幅绝佳又清幽的画作,不禁让人感叹道“,良多趣味。”
肆意欣赏着大自然的馈赠。(郦道元《三峡》)
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望着烟雾迷蒙的江面,不禁吟出“,。”
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崔颢《黄鹤楼》)
春日里,女子见庭中树繁花茂,欣喜之余不由想要“,路远莫致之。”
是因为心中充满了之情。(《庭中有奇树》)
王维出使边塞,以清晰的线条勾勒出一幅雄辉壮丽的塞上风光图。“,”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
展现其豁达开朗之胸怀。(王维《使至塞上》)
钱塘湖畔春归大地,白居易见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
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是古代文人书写情绪寄托情思的意象,是古代文人寻求精神独立和生命自由的安居之所。李白初次走出巴蜀群山,看着眼前①“,江入大荒流” 的开阔景象,心胸也豁然开朗,充满喜悦和期待;②(作者)游览黄鹤楼,尽管眼前是③“,” 一派欣欣向荣,但是乐景衬哀情,诗人感慨时光易逝、物是人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面对奇山异水,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④,。”(此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曹操的《龟虽寿》运用也运用此方法写烈士雄心不减的诗句是⑤,。)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古代文人的山水人生 ”,去感受山水的精神意蕴吧!
古人常将景物当作抒发情感的载体,寄托自己的情怀。“风声一何盛,①”(《赠从弟》),刘桢借赞美松柏,勉励堂弟身处恶劣环境也要正气凛然;“②,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借早春之景,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③,猿鸟乱鸣;④,沉鳞竞跃”,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借写晨昏变化之美,表达沉醉山水的愉悦;“⑤,⑥”,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江上的美景,展现出喜悦开朗的心境;“⑦,水中藻、荇交横”,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月光之美,传达自己复杂微妙的心情;“攀条折其荣, ⑧”,《庭中有奇树》中的女主人公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之人的思念;“⑨?⑩”《黄鹤楼》中崔颢通过江上朦胧的晚景,传达游子的无限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