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寻中华灿烂文明,珍视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同学们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探源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
——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中国日报网“国新办就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甲骨文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自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以来,海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努力考释文字、研究历史、探讨文化,为甲骨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推动甲骨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科。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材料四 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事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