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周官》《礼记》记载,周代已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和右史。“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周代史官们作为主要解释世界的精神领袖,他们的职守之学和文化创造,构成了周代独有的“史官之学”。刘师培指出,“周代之学术,即史官之学也,亦即官守师儒合一之学也。”其理由有二:“一为史官普设于列国也;二为史官为世系之职也。”“史官之学”不仅涉及到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也是对早期中国思想文化进行发展和改造,并使之最终形成了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独具特色的“礼乐文化”。

——摘编自张铮《论中国早期“学”“术”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史官文化向普及型、开放型文化迅速转变,这种转化的基本动因是社会形态和制度转型。在此时期,许多史官因不能保持原来的禄位而流散各地,文化被史官垄断的局面因此被打破。同时,史官们在谈论具体的政治与历史问题时,往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通变的思维、开阔的视野来进行论述。

——摘编自罗德荣、胡如光《春秋战国文化传播的历史进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史官之学”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史官文化出现转变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考点】
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 百家争鸣的意义与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华夏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秦人融入、认同华夏民族的历程

西周时期

秦人肇兴于陇右,偏居于西陲。

春秋时期

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进入诸侯国之列。此后,秦人一再东迁,势力扩大到关中地区,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秦穆公在位时期,娶晋国太子申生之姊,秦穆公之女怀嬴嫁给为质于秦的晋太子圉。

但在整个春秋时期,中原诸夏一直将秦人视为夷狄并加以歧视。

战国时期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由此引发了中原诸夏人才西向入秦的高潮。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

秦武王娶魏女为王后。

秦庄襄王时,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国。吕不韦招募大量宾客游士至门下,合众人之力,编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人吸收中原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也是秦人与华夏交融互动的典范。

战国晚期,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心目中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战争。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

——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途径有哪些。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秦人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