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材料一:唐诗之韩柳比读

【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①“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刘禹锡、陈谏等人同时被贬到荒凉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担任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②乱飐(zhǎn):吹动;薜荔:蔓生植物,也称木莲。③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材料二:细品宋代散文佳作

武昌九曲亭记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 ,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亦受牵连被谪。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辙到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俩载酒泛流,到武昌九曲亭游玩,写了这篇游记。②子瞻:苏轼的字。③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 材料一,你认为乙诗的诗眼是,与标题的“寄”相呼应的诗句是。(用原文回答)
(2) 材料一,乙诗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诗人近处所见,见得真切,写得细致,意味深长。请作赏析。
(3)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方法

加点字

参考

解释

课内迁移法

杂陈于前

杂然而前陈

方其得意

方欲行

词类活用法

不足以席众客

名之者谁

成语联想法

无愧于中

情郁于中

(4) 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断4处)

至 其 翩 然 独 往 撷 林 卉 拾 涧 实 酌 水 而 饮 之 见 者 以 为 仙 也。

(5) 本文虽为游记,却将大量的笔墨用于写人。请对文段画线句进行赏析,品读苏轼的形象。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6) 结合材料一、二,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遭遇贬谪时的心境进行归类,并阐述理由。
【考点】
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 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断句;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