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是好学的师者,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在《论语·子罕》中提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强调教师要做“君子”式师者,提高自我道德境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德教人、育人与化人,因而师者应如君子般“修己以敬”。针对如何引领学生的德与行,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待生之道方面,孔子常告诫自己:“学无常师”,要“不耻下问”。他强调不论出身尊卑、贫富贵贱,聪颖愚钝,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而为师者都应该教之、化之、育之。在孔子看来,师者传道于弟子,同样可以向弟子学习,教与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不倦育人,为教育躬行实践,其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论为师之道,还是待生之道,孔子师德观皆体现出以“仁爱”为核心,以“立德”与“树人”为本质的精神,其促使孔子成为古今为之歌颂的教师典范。

——据《论语》等整理

(1)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孔子的师德观。
【考点】
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在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中西方文化既有内在的共通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与柏拉图在政治总目标上都是试图以贤人政治之实行德治的方式,巩固贵族统治,创立等级有序的社会,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塔型的等级社会中,处于塔尖的统治者的人选问题,是孔子和柏拉图关注的重点。孔子把统治者(“圣王”)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教化民众,看作为政的首要条件,认为只有圣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王。……而柏拉图虽不否认统治者应具有道德,但却主张“哲学王”应具有最高理念,以是否具有智慧和知识作为统治民众的首要条件。

——摘编自刘丹忱《孔子与柏拉图治国思想之比较互鉴》

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从追求器物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转向了追求文化的现代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文艺复兴也开启了欧洲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文艺复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价值,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从而深刻影响了人们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因此,从历史意义上讲,二者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起点。

——摘编自王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异同》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述孔子与柏拉图政治理想的异同,并说明出现差异的实质。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起点”。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