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最初指我国古代东方部族,后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常带有贬义;近代前期,往往用来称外国或外国人。19世纪40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此时也称西方人为 “夷” 。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渐增加和各国政府的一再要求,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作以及前述著作再版时都将“夷”改作“洋”了,曾经的天朝上国变成了过去式,曾经的海外蛮夷也变成了诸国列强。

材料二   2013年,辽宁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般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

材料三   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代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四   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1) 依据材料,写出近代前期对外国人称谓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判断“丹东一号”是北洋水师的哪一艘战舰?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3)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分析孙中山和李大钊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何不同。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运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甲午一役,既毁于日本。

——《清史稿》

材料三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

材料四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的地位进行了英勇抗争,展示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步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以及外国人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是哪一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4) 材料四所述“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的地位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你举出1例史实加以说明。
(5)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