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刘莉等《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1)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考点】
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考古发现,距今6000至5000年期间,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跨越式社会发展,形成众多“高于民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古国”。位于辽宁建平的牛河梁遗址群,其第一地点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如下图)。方圆5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遍布祭坛和积石冢。牛河梁遗址群中的高等级墓葬中几乎只随葬玉器种类包括猪龙形器、勾云形器、斜口筒形器、鸟、昆虫、玉人等,均具有宗教内涵。墓主人明显属于掌握宗教权力的特殊阶层。

——摘编自《在追溯中华文脉中读懂“文明中国”》李新伟

材料二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和维护,在情感上表现为个体对所处共同体的认同和热爱,在行为上表现为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壤。西周时期,周天子出于统治和加强权威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宗法——分封制将源自家庭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进行了紧密地结合,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模式。尽管西周之后的统治者不再实行宗法——分封制,但这种政治模式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家国一体”观念使得个体对家庭的认同和维护,自然延伸到对国家的认同和维护上,逐渐产生“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由家及国”的伦理文化,丰富了家国情怀的内涵。随着儒家学说的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世代中国人的人生信念和精神追求。

——摘编自《家国情怀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培育》贾修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距今约6000-5000年前,我国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家国情怀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古代中国文明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