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级举行“东坡诗文”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甲】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选自《宋诗鉴赏词典》,上海群书出版社,2015年版)

【乙】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物。

  循山而 , 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出版社,2022年版)

【丙】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 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出版社,2022年版)

【注】①荦(luò)确:形容怪石嶙峋的样子。②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③缒(zhuì):用绳头系着石头向下。④击汰(tài):击水。汰,水波。⑤屠沽:卖肉、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韩退之钓鱼:出自韩愈《赠侯喜》,本句意指韩愈半世求官,终无所得。

(1) 【甲】诗第一句描绘出一幅图,营造了一种的氛围。
(2)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3) 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①其源殆可    
②循山而

影颓然        
④予欣然从之

(4)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暮 归 倒 行 观 山 烧 火 甚 俯 仰 度 数 谷。

(5) 学习小组想把三篇诗文拍摄成短视频,以下是部分镜头,请你补全镜头脚本。

短视频拍摄脚本

篇名

画面聚焦

拍摄画面

预期效果

《东坡》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

让人感受到当时东坡的一种澄明境界。

《游白水书付过》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让人感受到悬瀑倾泻时的形态、颜色、声势。

《书上元夜游》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

让人感受到③

(6)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说自己是“闲人”,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这种“闲人”心境在【乙】和【丙】文中也有体现,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考点】
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断句;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颔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垂亭午夜分,不见暖月。

   至于夏水艇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同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国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圈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刷成。仰视天如匹逐然。水已落,缺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凿石上一孵。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蜀缀关,唐故婴州。与白帝城相连。
   关西门正对滟滪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璀数十丈。”

【注释】①油血,油瓶。②解:裂鳍,③混凝堆; 在眼镜填口,是肛心突出的目标,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地( )(文件) A. 第一段写山,突出了述纳不绝、重重叠叠、高河蔽目的特点。 B. 第二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 C. 第四段引用渔歌,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二峡秋天潜瑟的气氛, D. 第二至四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劝静绪合,相得盈彰。
(2) 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半傻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 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 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盛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 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暖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暖地头。
(3) 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