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之旅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四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 发射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里的航天员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 A. 飞船 B. 地球 C. 月亮 D. 太阳
(2)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它们成为液态的;
(3) 为保证飞船返回时的安全,船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这种物质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这两个物态变化过程都要吸热,以防船体温度过高;
(4) “神舟十六号”的宇航员(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理由是
【考点】
物质的三态;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科普阅读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短文《过冷水》,回答问题。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过冷水的状态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过冷水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水中缺少

(3)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的过冷水,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雨凇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材料中提到的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请根据过冷水的定义,说出过热水是指

(5)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池塘里的水在以下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做些什么就可以使湖水冻结成冰?(写出一条方案即可)。

科普阅读题 普通
2. 请阅读《制冷与生活》并回答问题。

制冷与生活

制冷是通过某种方法或技术使空间内的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

古代,人们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制冷。如在家里放置冰块,可以达到降暑的目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冰鉴,鉴内有一缶,如图所示。夏季,缶内装食物,就可起到降温的作用,鉴缶之间装热水,还可起到保温作用。当代制冷有了新的发展,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液氮制冷,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实用的制冷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了液氮无毒、低温、呈化学惰性等特性,直接接触发生热交换达到制冷效果。液氮的温度能低到﹣196℃左右,可以直接和生物组织接触,就算立即冰冻也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液氮制冷可应用于食品速冻、病变冷冻医疗、低温实验研究等。

二氧化碳制冷被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制冰上。在国家速滑馆的热力学循环系统内,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又回到液态状态循环到冰面下。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以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便越平整。生活中的冰箱制冷、空调制冷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制冷技术将出现日新月异的变革,最终推动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的长足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我国冬奥会利用冰面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实现制冷,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结合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液氮速冻食品时,液氮需要放热

B.往饮料中加冰块和冰鉴制冷的原理不同

C.液氮温度非常低,可以直接接触迅速制冷

(3)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吸热制冷,使水变成冰,而气态二氧化碳变回液态时又会放出热量。如果你是冬奥场馆制冷系统的设计人员

科普阅读题 普通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oC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发生一个物态变化变成固态,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oC,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oC.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oC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是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熔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作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在东北地区的冬天,受强冷空气影响,经常迎来大范围的降雪。为了应对大雪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第一时间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有一项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汽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填“高”或“低”);

(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像是

A.      B.      C.      D.     

(5)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冬季很容易下“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科普阅读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