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近代史重点展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方面,随着垦殖运动的发展,在新开发的土地上,不同于传统庄园小块土地的生产组织方式开始出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土地集中,然后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成为一种趋势。到14世纪,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原本小型的手工作坊,到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地点越来越集中,从少量雇工到大量雇工,从单独生产到分工合作,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也诞生了。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一种神秘力量的推动,工厂可以离开河流,向更多的地方扩散。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

(1) 材料一中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式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前期和后期工厂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材料三中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从图示中选择两个合适的关键词,谈谈它们与这一“革命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工业革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交通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

   A B C D E

材料二:西藏交通的发展

资料卡 1

“一五”计划期间,西藏、青海各族人民和技术人员组成11万筑路大军,克服了缺钱少物、地形复杂等重重困难,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运输方式。

资料卡 2

2006年,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十多万建设大军依靠自主创新,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铁路建设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诸多中国和世界第一。

资料卡 3

在党中央治藏方略指引下,全国对口支援西藏,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雪域各族儿女在“世界屋脊”的高天厚土间艰苦奋斗,几代交通人创造了“短短几十年 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23年7月,“复兴号”动车组驶上青藏铁路!在修建和养护公路、铁路中,他们用生命和信念谱写的“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 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交通工具B的发明者和C发明所处的时期,并概括交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胜”,结合“资料卡2”评析这一观点。
(3) 根据西藏交通发展“资料卡3”及所学知识,说说西藏交通能“短短几十年 跨越上千年”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工业革命的思维导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一: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创造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技术的创造发明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人的劳动条件极其恶劣。他们工资十分微薄,多数家庭仅能勉强维持生活,资产阶级迫使工人从事奴隶般的劳动。工人阶级自觉意识萌发,要求有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于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兴起了。

 ——改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新的管理方法、新的鼓励办法和“新的纪律”就像技术发明本身一样是革命的一部分:适应它们是工人们为了得到大规模工业带来的更高收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T. S.阿什顿《工业革命》

材料四: 1842年—1870年, 联合王国铁路客运量由2470万人次增加到3.365 亿人次; 货运量由500-600万吨增加到1.694亿吨, 分别净增12.6倍和27.2倍。

——摘编自弗里曼、阿德克罗夫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运输》

(1) 完成思维导图②③两处填空
(2) 根据材料一,补充思维导图④⑤两处内容。
(3) 根据材料二,判断宪章运动是否适合加入思维导图中的“影响”部分,请说明理由。
(4) 综合上述材料,论证“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