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代学者对于王安石变法及北宋社会之认识不尽相同。史学观察的不同视角,可窥见不同维度的历史真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久旱。汴京城的安上门监(京城看门小吏)郑侠绘制《流民图》,并进言:“窃闻南征北伐者(用兵河湟,对峙西夏),皆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谨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如陛下行臣之言(停止熙宁变法),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整理自《宋史·郑侠传》

材料二   “时王荆公安石日益信用,(程颢)先生每进见,必为神宗陈君道以至诚仁爱为本,未尝及功利……(变法施行后)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等十余事。”

“新政之改,亦是吾党(保守派)争之有太过,成就今日之事,涂炭天下,亦须两分其罪可也。”

——摘编自程颢、程颐《二程集》

材料三   由于改革派多来自当时已进入货币经济运作的南方社会,将劳役改为纳钱,借贷融资给农民和中小商人,甚至由政府直接参与商业活动的构想与做法,都是因应这种新经济情势而起。但是南北经济的发展并不平均,华北农民与市场关系不深……而且偏重开源的做法的确几近为政府敛财,在实际执行上又不能完全禁绝官吏舞弊……再加上官僚为求业绩表现,强迫不想贷款者贷款。遂使得行政技术上的问题,也成了新法扰民的口实。

——陶晋生、黄宽重、刘静贞编著《宋史》

(1) 根据材料一、概述郑侠绘制《流民图》的时局背景。结合所学,指出郑侠献图进言的皇帝。
(2) 根据材料二、简析程颢批评王安石变法的思想依据。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变法的“兴利”手段并简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3) 与郑侠的《流民图》不同的是,此后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汴京城社会经济的繁盛图景。请从《清明上河图》的图景出发,结合所学内容,围绕“北宋经济社会”,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考点】
王安石变法; 宋元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 程朱理学;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0世纪开始的自然环境恶化,使得当时中国的平均气温下降了1℃,这对地处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打击很大,很多草地出现了沙化,而原先的一些绿洲也逐渐干涸,于是游牧民族向南迁移便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其次,北方游牧民族之所以能这么成功地向南发展,还有赖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此时中原王朝的懦弱和管理上的内部空虚。

——摘编自赵红军《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

材料二   南方远离在北部边疆生活的民族政权,且其西、南两面都无势力较强的非汉族力量,东面则是大海,周边环境比较安全。宋代南方人口稠密地区能在一定的人口压力下保持着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除了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和向开发中地区迁移以外,还要依靠大量的人口投身于工商业和农业多种经营以及非生产部门。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

材料三   宋代江南各路人口密度统计表(人/平方公里)

时期

江南东路

两浙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福建路

北宋后期

24.9

30.7

27.7

17.0

16.0

南宋中期

27.9

32.9

37.7

22.5

25.4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0世纪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