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我国对甜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多,科研人员对其育种过程进行了系列研究。
(1) 科研人员发现一株甜玉米突变体甲,用该株玉米与野生型非甜玉米杂交,若F1表型为,则说明甜玉米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2) 为确定甲植株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①基因检测发现,甲植株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Bi2基因的模板链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导致该基因表达的多肽链第22位氨基酸由转变为,进而影响了性状。

②Bt2基因是编码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基因之一,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在玉米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催化作用。综合上述结果完善甜玉米形成过程

(3) 研究者后续又发现乙、丙两个品系的甜玉米突变体,甲、乙、丙杂交及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1

甲×乙

均为野生型

野生型:甜玉米≈9:7

2

甲×丙

均为甜玉米

均为甜玉米

3

乙×丙

均为野生型

野生型:甜玉米≈9:7

推测乙、丙的突变基因可能分别为:

a、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另一编码基因

b、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另一编码基因

c、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Bt2的等位基因

(4) 研究人员利用甲品系甜玉米与优质非甜玉米“良玉99”培育优质甜玉米用于推广种植,请将如下育种过程补充完整

【考点】
基因、蛋白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基因的表达综合;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