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国需有重器重器方能强国

从无到有,从受制于人到技术突破,从自主创新到领先世界,经过十多年探索与开发,中国盾构机技术已登顶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基础研究短板突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格局,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大国有重器,重器方强国的路线图。

(1) 我国在研究盾构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它的认识,因为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目的。
(2) 每台盾构机都须量身定制。首先要到施工现场考察环境状况、施工要求等,再结合各种条件,这是利用了(     )的思维方法。 A. 辩证否定 B. 质量互变 C. 系统优化
(3) 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充分把握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随时申报原创性课题、自主确定研究内容,这激发了科学家自由畅想和大胆假设。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发挥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 B. 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 C. 符合科技发展的国家战略
(4) 我国既坚持从现实情况出发,又积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实现我国核心技术的关键突破。其蕴含的哲学方法是(     )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准确把握事务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C.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5) (多选)下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需要我们精准落子。“大棋局中精准落子”表明(     ) A.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有影响 B. 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D. 选择最优方案以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6) 在探索宇宙、逐梦海天、社区建设、志愿服务、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等各领域,无数青年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把汗水挥酒在祖国大地上。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谈谈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考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系统优化方法; 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单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表明(     ) A. 勇于实践就可以冲破一切条件制约限制 B. 人们在规律面前经常会表现出无能为力 C. 量变必定引起质变并将决定事物的性质 D. 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2) (多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告诉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     ) A. 坚持适度原则,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B. 注意量的积累,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C. 兼顾主次矛盾,既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收入群体精准施策
(3) (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4) (多选)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要求我们要(     ) A. 坚持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开辟新的发展思路 B. 坚持系统优化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积极应对复杂局面,进行战略谋划 C. 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到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转危为机 D.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新发展理念,作出精准而科学的战略定位
(5) “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时代课题。过去,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垄断了现代化理论,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奉为圭臬,踏入了现代化“道路唯一论”的模式陷阱。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结合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创造性地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四化”并行,相互促进,走出了“并联式”的现代化道路,有力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驳斥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道路唯一论”。

综合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世界各国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更具黏性、依赖性的经济联系体。近年来,美国政府视中国为威胁其霸权的主要对手,坚持“冷战”思维,对中国推行全面遏制政策,在经济上与中国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企图构建自己单方主导、排斥中方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对此,中方多次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不是零和博弈。强推“脱钩断链”,完全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只会损人不利己。以美国最为著名的科技巨头英特尔公司为例,该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已经显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因为拜登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而高歌猛进,反而出现了“历史性崩溃”。据报告显示,英特尔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40.4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05.28亿美元相比下降32%;净亏损为6.61亿美元。

材料二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一项国家发展倡议,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丝路基金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

(1)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美国政府的做法行不通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各国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综合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乌镇位于浙江嘉兴桐乡市,依托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是“千万工程”的经典案例。

2005年8月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乌镇调研古镇发展之路。这个时候,乌镇“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并举”的开发方式一波三折,不少人抵制。有的人觉得所谓历史遗产是落后的东西,保护没意义。有的人认为在保护中开发旅游,把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新变成了石板路,平桥变成了拱桥,影响出行起居。在这次调研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鼓励大家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桐乡市以乌镇全域旅游为依托,发挥核心景点的带动效应,西栅培育高端业态,与东栅中端业态错位发展,并将互联网、红色、戏剧等新元素融入旅游,实行旅游资源整体产权开发;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融合,实施“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全域智慧化”,累计投入各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80亿元,水乡风情和城镇功能实现完美融合;以品质度假经济吸纳就业创业,住宿、餐饮等富民行业快速发展,并带动周边河鲜、果蔬等农业生产销售,培育形成了董家茭白等7大农业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南浔、吴江等地乡村游,有效拓宽农户致富渠道。

目前,乌镇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向全国推广“乌镇模式”。

(1)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
(2) 请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乌镇模式”的推广价值。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请结合你家乡的文旅资源特色,为家乡的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