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迫在眉睫。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满足人民群众饮食需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为此,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活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发展现代种业、栽培技术,创新食物品种生产方式,让产出食物更优质,让更多食品种类形成生态产业,丰富粮仓、菜篮、油瓶和果盘,优化食品供给结构布局,让人们吃得更好。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党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守护人民舌尖上的幸福的。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考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条件性;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