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便于让像承接在。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变大、变小或不变)。
(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
(1)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均位于凸透镜的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是;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之与烛焰的中心在;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所成的像为的实像(选填“倒立缩小”、 “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该规律相当于的应用(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将凸透镜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处,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厘米(选填“50~60”、“60~70”或“大于70”)刻度范围内移动能再次得到像。
①把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③将平面镜的一侧与直线重合,并垂直立在纸面上;④让红、绿、蓝三束不同颜色的激光射向平面镜的同一点 O , 如题图甲所示,其中蓝色激光垂直平面镜入射;⑤在白纸上用笔描绘出光路。记录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所成的像虽然是缩小的,但人眼感觉物体 被“放大”了,原因是 。
实验室中有多块透镜,小明利用太阳光测它们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当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即可测出焦距。请在图甲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焦距f。
小明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远处物体时,出现了以下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问题
改进方案
问题1:物镜筒与目镜筒中间的缝隙漏光
问题2:看到的像模糊不清晰
问题3:视野范围太小
问题4: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不便于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