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材料一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为后来隋唐大规模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唐朝对待不同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设立军事行政机构针对的是解决北方突厥、回纥民族问题,以及东北靺鞨民族问题;册封制度针对的是回纥、靺鞨、南诏民族;和亲政策针对的是缓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唐朝统治阶级能够从各个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出发去解决或缓和矛盾,实行开明的政策,在总体原则上依然牢牢把握着“以和为主”这一政策尺度。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材料三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考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西晋的少数民族内迁; 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从原始社会开始的长期发展,我国先民建立了最初的多民族国家,即夏、商、西周。在这个过程中,“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争,秦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汉虽实行郡国并行制,但统治者也千方百计加强中央集权。秦汉时,又有一些新民族加入,主要有匈奴、南越和西域各族等。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分裂、各族的交融,隋唐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再度形成。加入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更多了,基本确定了今天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规模。经过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大核心——唐人。我国各族初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摘编自孙进己《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

材料三   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融合道家和法家思想,对儒学进行调整和加工,从而产生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之后儒学变为真正的统治思想,研究五经的经学也随之成为显学。唐代前期孔颖达等编撰的《五经正义》,将魏晋以来论说纷纭、南北分裂的经学在形式和版本上达到了统一。经学的统一和繁荣以及三教并行的思想文化背景丰富了儒学的思想资源。唐代编辑了许多普及性的儒学启蒙读物。此外,儒学还通过各种民间途径加以弘扬,如村社制定的乡规民约等。

——摘编自韩典轩《儒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转型研究》等

(1)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远古到隋唐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远古到隋唐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