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法治和德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②治理国家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法治和道德二者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④道德具有规范作用,法律具有教化作用
①法律界定行为边界,道德塑造心灵品质
②法律惩处违法犯罪,道德谴责不良行为
③法律使人不愿犯罪,道德使人不敢犯罪
④法律规定公民权利,道德规定公民义务
材料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此次慈善法的修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健全应急慈善制度、完善促进措施、规范慈善活动、加强监督管理等作了规定,将为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该法强调:“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增强法治观念③加强治理力度④完善监管制度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