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探究藏系绵羊种欧拉羊的一对相对性状长绒和短绒的遗传规律,并揭示其在羊毛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
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的短绒欧拉羊的10号染色体的~1023kb至~1028kb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提取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小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填“远”或“近”),推测10号染色体上第对引物对应的调控序列(简称M)是突变体长绒出现的根本原因。
(2)
为了进一步证实突变体的长绒表型与调控序列M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表型为长绒的突变体与表型为短线的野生型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统计F1随机交配后代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绒:短绒=9:7,然后研究人员对F2中长绒个体的细胞进行PCR扩增以检测短绒基因在突变型与野生型中的差别,扩增结果显示F2中长绒个体中完全没有短绒基因的比例为。
(3)
研究人员从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克隆出不同长度的DNA调控序列M后,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导入到报告基因载体中,并将含有M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到细胞中,以检测M调控序列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因此图中用报告基因的表达量/内参基因的表达量用来衡量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说明突变体的调控序列M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且其作用的发挥与调控序列M插入的有关。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欧拉羊野生型和突变体中,基因ASIC2的表达也会影响欧拉羊短绒的发育,但是检测发现突变体ASIC2蛋白结构与野生型一致。综合上述研究推测突变体长绒表型出现的原因是。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详细);
9:3:3:1和1:1:1:1的变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