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北京市(40°N,116°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场探究“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实践活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某日地球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践出真知——演示地球公转】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表示太阳),桌面(表示公转轨道)。
(1)实验操作:在桌面上按(“逆”或“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表示地球(地球公转方向)围绕太阳公转。注意在移动过程中,要使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还要同时绕地轴匀速拨动地球仪,因为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不停地。
【地理与生活——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某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子长度如上图所示,此日为北半球的(节气)。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该日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此后半年中,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情况为(填字母)。
A.一直向南移动B.一直向北移动
C.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D.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
(3)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记录了一年中不同时期北京市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所示),太阳光从教室的(“北”或“南”)窗射入。下列四幅图中,最接近冬至正午时刻教室光照情况的是(填字母)。
A.B.CD.
材料一 2023年12月2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40.9°N,100.2°E)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材料一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取得巨大成就: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到2020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全部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 布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静止轨道卫星示意图”。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