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湖泊水位下降,已不能自由流入孔雀河。为确保博斯腾湖水环境安全,博湖县政府通过决议,不仅将大湖区最低预警水位设置为1045.5米,还对湖水输出量、利用度以及周边排水入湖等有严格规定。1983年扬水泵站建成,湖泊水位和流出量受到人工调控。博斯腾湖水位稳定,保障了湿地需水、孔雀河流域供水,并多次向孔雀河中下游的胡杨林实施生态输水。图1示意博斯腾湖及孔雀河中下游胡杨林分布,图2示意小湖区芦苇湿地环境结构。
下图中山脉为贺兰山,其西侧湖泊多为咸水湖,东侧是宁夏平原。沙湖分布在宁夏平原之上,北面是大片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的灌溉农业区。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地势至今仍然在不断下沉。沙湖景色独特,“沙、水、苇、鸟、山、荷”六大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1)实地考察发现,沙湖地区每年初次降雪,受沙湖影响很大。据图说出初雪降落集中在沙湖的位置,并解释原因。
(2)与西侧咸水湖相比,近些年来沙湖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原因。
(3)简述沙湖面积不断扩大对湖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是罕见的内流湿地,也是中国首个丹顶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甲区域主要分布着芦苇沼泽,是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和巢区;乙区域是鹤类等珍稀水禽的活动区和鸟类栖息繁殖地,分布着成片或断续的芦苇沼泽、湖泡、村屯、铁路公路干线和大型水利工程;丙区域主要供人类进行鹤类试验研究,并有限开放生态旅游。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周边地区范围示意图。
圩垸是长江中下游两岸居民沿河、湖筑堤,圈起低地,形成的农业用地和生活区域。该治水工程始于先秦,至唐宋已普遍存在;1980年代面积达到最大,又出现了加高堤坝“联圩并垸,内外河分开”、“修筑排灌渠”等新变化;1998年后开始拆除外河“圩堤”、迁移垸内居民,使圩垸逐步恢复到自然状态。
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
(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