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氨(NH3)比氢气更易液化储运,作为氢能源的载体有发展潜力。

合成氨的原料为氮气和氢气。氮气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1)和分筛吸附法(如图2)获取。氢气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氢气的来源,所合成的氨分别称为棕氨、蓝氨和绿氨。

Haber-Bosch工艺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方法。该工艺消耗全球约5%的天然气,占据全球1.6%的CO2排放量。绿氨生产可实现“零碳”排放,目前成本高,有待技术成熟推动绿氨发展。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液态空气升温时,氮气先气化,则液氮沸点比液氧(填“高”或“低”),氮气被分离出来后,剩下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膜分离法制氮气的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 分子筛吸附法制氮气,利用了氮分子与氧分子不同而吸附氧气实现分离。
(4) Haber-Bosch制氨工艺的符号表达式为
【考点】
氧气的工业制法;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纯净物和混合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科普阅读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