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重大工程。目前,我国有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处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是鲜明底色】
国家文化公园需永葆“国家”底色,始终立足国家高度。从制度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国家层面印发了多个相关文件,确保其总体上的公益性基调。从形象选取而言,国家文化公园是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特征,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彰显中华文明,且具有国民认同度高等特点。
【“符号”是建设关键】
文化符号是人类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依靠符号媒介,某种文化意义得到集中的表达和传播。无论是长城、大运河,亦或长征、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承载着最深层文化记忆的符号。国家文化公园将沿线众多文化子系统中的文化符号,如众多文化遗产和古迹、类文物、各种区域性文化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炼出统一而宏大的文化符号,为全体国人提供共同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突出文化共性,对内强调民族化和本土化,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外适应国际化和普遍化,促进世界文化之的交往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有与存续。
【“文化”是内在灵魂】
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种类十分丰富: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最庞大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体现了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凝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包含了丰富的运河物质文化和运河非物质文化。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流域9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约9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00多处。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浩浩荡荡300余公里,形成了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文化区,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