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1世纪前期,元昊称皇帝,定都兴庆府,后创制了文字。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体制。
材料二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岳飞《满江红》
材料一: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二题》
材料二: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境内全部流通宋币。 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
【在和平中共生】
材料一 1005年,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主要内容有:“一、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藏匿。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朝给辽钱物。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年赐给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材料三: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来看,这1004年的协定游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