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唐朝中央政府考核地方官政绩,把户口增减放在考绩的第一位。显庆元年(656)定制,户满3万以上为上州,2万以上为中州。如果户数少的州,户口能增加到中州、上州的标准,州升格,州刺史的俸禄也升格。这个办法对促进唐前期的人口增长起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是组织管理人民努力依复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以提高人口的增殖能力。但后来,某些地方官,为了得到升迁、奖赏,或怕政绩考核不佳而被贬,往往用析户等办法虚报户口,或招引邻州、邻县人口,以增加自己管区的人口。这不仅无益于实际人口的增加,反而成了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
——《中国人口通史》
材料二 据北宋初年乐史所纂《太平寰宇记》所载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的户数占到全国的59.1%,以北仅有40.9%。10万户以上的州和府,北方有2处,南方却有3处;5万到10万户的州,北方有5处,南方却达到17处。到北宋后期,南方户数在全国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20万户以上的大州,北方仅有11处,南方则达44处。
——据漆侠《宋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 清顺治十八年,1900万丁,康熙五十一年2460万丁,如按口计已接近1亿,超过了明代6000万的人口数。自康熙五十一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元年“摊丁入地”之后,已无隐匿人口逃避赋役的必要,至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在一定历史时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康熙已意识到人口问题的压力,指出“本朝自统一区域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应,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A唐朝前期,为促使人口的增长,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B唐朝以人口增减作为对地方官的考绩依据,实际上没有发挥作用。
C武则天的统治政宏贞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得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