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国的发展】

材料一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至此,私人土地的所有权依法确立了下来。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刘新文《先秦土地制度变迁》

材料二   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都江堰的功能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周边农业发展的影响。
【考点】
商鞅变法; 李冰与都江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畜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初期,秦国是七个诸侯国中力量最弱小的,其他诸侯国看不起秦国,出现了“诸侯鄙秦,丑莫大焉”的情况……,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都江堰治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这一工程建立在对河道、水流、泥沙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两千年来,它不仅没有对岷江河道、枢纽所在的周边地区以及灌区内产生任何生态与环境的负面效应,反而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的生态发展,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并成为秦国的重要粮仓,巴蜀之地为秦国东出统一天下源源不断地供应粮食和财力。

——李可可《都江堰——天人合一的典范》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2)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

A.都江堰修筑对成都平原的生态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  )

B.都江堰不仅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还为秦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