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折射
【考点】
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容易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水中折笔
C.
雨后彩虹
D.
水中倒影
单选题
容易
2.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图甲和图乙的物理原理是相同的
C.
图甲所成的“影”一定比图乙所成的“影”大
D.
图乙所成的“影”,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
单选题
容易
3. 《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单选题
容易
1. 《考工记》著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流传至今年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其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太阳的影子辨别东西方位的方法,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竖立一根木杆,从早晨到傍晚,木杆的影子从图中的OA处运动到OC处,则B点在O点的( )
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D.
西方
单选题
普通
2.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单选题
普通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D.
超声波可以和光一样在真空中传播
单选题
普通
1. 在“制作针孔照相机”活动中,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再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并把蒙有半透明薄纸(光屏)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 图中物体AB将在光屏上形成:倒立、
(放大/缩小)、
(实/虚)像;当物体AB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光屏距离小孔越近,像越
(大/小).
填空题
普通
2. 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如图所示,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
区域内会看到日全食;在
区域内会看见日偏食,在
区域内会看到日环食。(选填“A”“B”“C”或“D”)
填空题
容易
3.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我们常常看到茂密的树阴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
形成的,这些小亮斑是太阳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填空题
容易
1. 2024年4月8日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日食。为了防止直接观测太阳对眼睛的伤害,同学们开展了“安全观测日食”项目化学习活动。
【活动1】利用身边的器材观测日食。
取一盆水,在水里滴几滴黑墨水,如图甲,即可观看日食。
(1)
平静的水面可以看作是
。(填光学仪器),滴黑墨水的目的是
。
(2)
水中的太阳与天上的太阳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大小相等”)。
(3)
【活动2】自制“观测仪”观测日食。
取一根内径为2厘米,长1.5米的直管,管的一端蒙上一块半透明的薄膜,另一端用不透明的纸板密封,在纸板正中用针穿刺一个小孔,制成观测仪。如图所示,将观测仪小孔对准太阳,稍作调整,就能在薄膜上看到细小而清晰的太阳的像。(3 )图乙中的太阳在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
。
同学们测得薄膜上太阳的像直径为1.4cm, 查阅资料知道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
11
m, 从而估算出太阳的直径约为
。m。(提示:物与像大小之比等于物距与像距之比)
(4)
【活动3】自制望远镜观测日食。
用焦距20cm、直径 5cm 的凸透镜做物镜, 焦距 10cm、直径 4cm 的凸透镜做目镜,用瓦楞纸板卷起来制成镜筒,如图丁所示,将目镜镜筒插入物镜镜筒,物镜与目镜的距离可调节,就制成简易望远镜。在物镜前加装如图戊所示滤光片,就能用简易望远镜来观测日食。
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
。类似;为了看清太阳的像,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cm
(5)
若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太远,通过目镜就会看不到太阳的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实践探究题
普通
2. 古代科技主题】我国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完成10-11题.
(1)
如题图所示,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将铁水倒入制作农具的模子,冷却后就制成了农具,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在此过程需要
。
(2)
《墨经》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实验中所成的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其成像原理可用
来解释,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
填空题
普通
3. 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
图甲中,M点表示青蛙眼睛,请在图中画出青蛙能观察到的井外的范围;
(2)
图乙中,请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3)
图丙中,小明的眼睛在C处刚好看到水中杯底硬币的A端的光路,向杯中缓慢注水,在图丙中画出小明刚看到硬币B端时的光路和水面的位置。
作图题
困难
1.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树叶的影子
B.
树叶的实像
C.
太阳的虚像
D.
太阳的实像
单选题
普通
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单选题
普通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B.
日环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30°
D.
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单选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