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沙冬青是中国西北荒漠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生长在沙砾土壤中,耐干旱,具有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按照单丛沙冬青大小结构(株高、冠幅、基径)的方法划分,可分为大(L)、中(M)、小(S)蒙古沙冬青三个不同的生长阶段。研究人员在夏季对不同阶段的蒙古沙冬青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得到如下数据:

试回答以下问题:

(1) 实验材料选择研究区生长状况良好的大、中、小的蒙古沙冬青各三株,每株至少测定3片叶片,每片重复测定5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2) 通过以上数学模型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呈显著正相关,推测原因可能是
(3) 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有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若光合作用减弱是由气孔导度的变小影响了CO2的固定,则这种限制称为气孔限制因素,否则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本研究中,大蒙古沙冬青(13:00-15:00)Pn下降,胞间CO2浓度,说明此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限制。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植物生长发育进程中众多的生理生化过程表现出近24小时的周期节律性,比如叶片运动、一天中花瓣开放时间等,这些节律性现象均受植物生物钟的调控。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生物钟周期节律对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影响。
(1) 科研人员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筛选得到生物钟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和T,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测定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得到图1所示结果。据图可知,突变体Z的周期节律比野生型(填“长”、“短”)。

(2) 研究者推测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可能共同影响光合作用。已知野生型拟南芥的生物钟周期是24小时,突变体Z的生物钟周期是20小时,突变体T的生物钟周期是28小时。

①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拟南芥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三种不同的环境昼夜周期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图2结果表明均导致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   

②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目的是探究

(3) 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节律异常突变体C在T24光照条件下碳固定量仅为前者一半。据图4和图5所示研究结果推测,突变体C碳固定量低的原因可能是生物节律异常使植物短期持续光照条件下,从面导致较低的碳固定量。

(4) 植物具有“周期共鸣”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24小 时)相互匹配。研究人员发现两者的完全“周期共鸣”可使拟南芥在35天内的干重增加明显高于其他“周期共鸣”匹配不完全的处理组。综合上述研究请阐述“周期共鸣”调节光合作用的机制:(写出两点)。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