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品种WT(野生型基因均用“+”表示)进行人工诱变处理,获得A1 , A2 , A3三种穗长隐性突变体(基因型分别为a1a1 , a2a2 , a3a3),已知三个突变体基因均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从A1突变体中克隆出了关键基因a1。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表达产物后发现,a1基因是WT水稻的+基因内插入一个长为654bp(碱基对)的片段形成的,可知a1基因与+基因互为,且a1基因表达的肽链长度比+基因表达的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 为进一步探究a1基因的成因,对+基因和a1基因进行了测序,据此设计出一对引物,分别对WT、A1突变体的核基因组DNA进行PCR,相关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如图1,其他染色体的DNA均没有产物。据图可推测,a1基因形成的原因是
(3) 为了探究三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在该对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现设计图2两两杂交的实验,不考虑互换等变异发生。在图3中画出+基因和a1、a2、a3基因可能的位置关系(注:竖线表示2条9号染色体的DNA,小圆点表示相应基因出现的可能位置)。结合上述结果,若将A1与A2杂交产生的F1野生型水稻自交,F2出现野生型:突变体=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遗传信息的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