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水湖泊养殖过程中,含N、P的无机盐含量增多,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驱动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转换,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进一步调查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是一种蓝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形成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1分析,该湖泊从清水态变成浑水态后的优势种植物是。据图2可知,三种藻类数量随着营养化程度的提高均在发生变化,该变化可通过法进行调查,其中导致鱼鳞藻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属于(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2)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湖泊中的微囊藻属于。图2中,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微囊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此时,种植茭白、莲藕等挺水植物除了获得经济收益,这些挺水植物还可以通过,抑制微囊藻的繁殖,进而治理富营养化。
(3) 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科研人员对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鱼鳞藻、脆杆藻同化的能量

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

草鱼粪便中的能量

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301.2

115.6

15.2

55.6

42.4

据表分析,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kJ/(cm2·a),从藻类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