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党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形式,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对手工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全国99%的私营工业企业、85%的私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指山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上述变化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向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及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谈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各类经济的占比情况。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
1.5%
0.7%
71.8%
7%
1957年
33%
56%
8%
3%
<1%
材料二 1957年6月26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 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部分的讲话指出,由于各种条件的成熟,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在这样一个大革命的过程里,社会财产没有遭到 损坏,社会秩序没有发生混乱,社会生产没有下降。恰恰相反,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 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
①我国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资本主义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④中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转变
②为我国在过渡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擘画了蓝图
③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④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材料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公私合营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材料二 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图表—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私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52
6.9%
19.1%
1956
1%
0.1%
7.3%
53.4%
32.2%
注: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
图表二 1952与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
钢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度)
煤炭(万吨)
原油(万吨)
棉布(亿公尺)
135
72.6
6 649
43.6
38.3
535
193
13 000
146
50.5
增长百分比
296%
166%
96%
235%
32%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3.2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开放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