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大河奔腾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邮票《殷代铜器》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世界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

——摘编自《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   爱迪生是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的尝试,终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种新材料,成就了一项新的发明。随后他与大资本家合作办厂,将该项发明投入生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 材料一中的铜器属于哪个朝代?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铜器的特点。
(2) 材料二中“工业化的起点”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 材料三中“一项新的发明”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要成为一位发明家应具备哪些优良品质?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生产力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影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世纪末期,英国的商人们与新兴的制造商们一道将资本投入到生产工序重组过程中去……制造商们获得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并且对它们进行大力整合,随之而来的就是机器带动的纺轮、动力织机和工厂体系。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摘编白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摘编自习近斗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新年(2024年)首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生产工序重组”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分析进入19世纪,棉花制品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怎样的变革?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时期技术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三指出,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什么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