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
下列适宜用来概括这些信息的主题是( )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③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①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②提出应抓紧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
③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①改革率先在城市取得突破,并由城市转到农村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
④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新的水平
年份
1978
1980
1984
1988
1992
1997
2001
进出口总额
206.4
381.4
535.5
1027.9
1655.3
3250.0
5097.6
①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②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贸易进出口总额呈逐年增长趋势
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的认识。
(2)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请你写两句口号,鼓舞人们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增加到2023年的89358元,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从恢复高考、普及义务教育,到加入WTO、举办奥运会,再到辽宁号航空母舰、歼20战斗机亮相世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军事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2024年5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信心和底气。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管理机制僵化等。
为了应对挑战,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国家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特别是注重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国有企业多措并举,与高校、科研院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