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仍秉持传统宗藩外交理念,以理藩院、四译馆等非专门外交机构管理外交事务,出现了诸多尴尬。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让朝野上下开始重新认识西方,甚至有人主动与西方外交“接轨”。因传统规制被打破,以前看似简单的外交事务变得日益繁杂。在列强的要求下,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中国在主动兼被动、学习与斗争中,迈出了外交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被迫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有能力的司员就有了可循上升的路径,翻译官可升本部主事,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并在外交上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和规范。

——改编自李书纬《晚清外交七十年》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意义。
【考点】
八国联军侵华; 洋务运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运动奠立了中国近代范式教育的基础。中国人开始设办的新式学堂首现于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北京同文馆,初设时抱负宏伟,试图“掌通五大洲之学,以佐朝廷一声教”,实际上是“招集士子学习推算及泰西文字语言,而雇西人教习”,此类学校还出现在各通商大埠,“闽、粤、津、沪之地亦颇立学,招来英秀子弟肄习其中,傅兰雅、丁韪良之徒所译书益众,若律令、公法、史记、地舆、算术、器艺之学,大略有之,中国因以知其学问、政事”。再是军校,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建立中国第一所海军学堂——求是堂艺局;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第一所陆军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开创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还有附属于企业的专业学堂。到甲午战前,洋务派创办的外语、军事、实业等类学堂不下30所。西方的学制(小学、中学、大学)、学位制(学士、硕士、博士)、分科制等也逐步在中国推行。另外,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开始自行派遣留学生,约略有如下批次:留美幼童,从1872年到1875年先后共派出四批120人;陆军,1876年有7人赴德学习;海军,1877到1885年有77人到法国和英国学习。人数不多,专业不少,首开先河,适足效仿。

——摘编自郭卫东《中国近代历史演进“三段式”表述的再思考》,《历史档案》2022年第4期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中国教育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兴办教育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9月,在容闳等人的催动和运作下,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对此,《纽约时报》刊发了一则题为《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消息:“旧金山,9月13日电: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是很勤奋和很优秀的小姐(因有辫子被美国记者误解)和绅士,容貌俊美,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的清国人都好看得多。”

——摘编自1872年9月13日《纽约时报》

材料二   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共四批)——120名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

——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早期留学运动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