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北宋末年至南宋末年,来自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淮北等地的皇室、贵族、士兵、平民百姓等,大批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州县皆空”,而南方则“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13世纪初,南方人口已占全国的69%,北方只占31%,南方地区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大量南迁人口只能转向荒山闲地进行垦殖。朝廷也积极鼓励移民垦荒,贷给他们耕牛、种子乃至农具。在朝廷与移民的共同努力下,大批荒地得到开垦,尤其是两浙、福建和江南东西路。在此基础上,南方的手工业和商业迅速繁荣起来。随着北民的大量南迁,不仅“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而且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北方节日也纷纷传入南方各地。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