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tǐng)以挞(tà)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9世纪末,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康有为等维新派挺身而出,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他们奔走呼号,痛陈中国的民族危难,号召人们起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他们积极提倡资产阶级新学,宣扬民权、平等和进化论等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维新派希望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全面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虽然戊戌维新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日到来。
——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改编
A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号召人们起来进行民主革命。( )
B维新派所提倡的“新学”主要是指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 )
C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 )
材料一 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变法维新思潮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以前相比,变法维新思潮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更加广泛和更为深刻。维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
材料二
农学会
上海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三原
蜀学会
成都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刊
材料一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
——《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材料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 “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
——《戊戌变法纪》
史实
结论
A
洋务运动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戊戌变法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C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五四运动
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