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有一对“热词”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们就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目标的提出,宣示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当前,要在长期碳中和愿景导向下,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全社会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转型升级,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的知识说明我国在制定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