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发现食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替代饱和脂肪酸有可能降低中风风险。研究发现,红细胞膜的PUFA水平能够反映较为长期的体内PUFA水平。中国科学院林旭研究员团队与CKB研究团队合作,系统地分析了多种红细胞膜PUFA的地域分布特征(如图1)及其与缺血性中风发病风险的关联关系(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 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类血细胞,其运输氧气的功能与其含有的主要成分有关。
(2) 脂肪酸能参与细胞内重要储能物质的合成,该储能物质的作用有(答两点)。
(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n-3和n-6被认为是两类具有相反生理学作用的脂肪酸,它们在代谢过程中也存在互相竞争的关系,结合图1分析,人体对n-6PUFA的摄入水平(填“远高于”或“远低于”)n-3PUFA,4种红细胞膜PUFA的地域分布特征是
(4) 根据图2分析,二十碳五烯酸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只有当红细胞膜二十碳五烯酸水平高于%时,其水平的升高才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降低有关。结合图1分析,现欲进一步研究二十碳五烯酸水平升高与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的关系,最适合选取的地区是

(5) 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中风发病风险的意义是
【考点】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为研究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及糖脂代谢的关系,进行如下试验:
(1) 建立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

将2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HFD组)和普通饲料(ND组)16周。

①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血糖(mmol∕L)

胰岛素(mmol∕L)

ND组

1.56

0.63

5.58

10.02

HFD组

2.59

1.65

7.28

15.11

与ND组相比,HFD组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其他数据说明糖代谢紊乱,提示造模成功。

②检测粪便中4种典型细菌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增加∕减少)。

(2) 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另取20只大鼠,喂以含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分别收集(1)试验结束时HFD组和ND组粪便,制备成粪菌液,分别移植到无菌大鼠体内,建立移植HFD肠菌组和移植ND肠菌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血糖(mmol∕L)

胰岛素(mmol∕L)

移植ND肠菌组

1.86

0.96

6.48

11.54

移植HFD肠菌组

2.21

1.28

6.94

13.68

该试验的自变量为,结果显示两组均发生糖脂代谢紊乱,组间差异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缓解)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

(3)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缓解糖脂代谢紊乱,请说明可以采取的策略。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