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既可同株异花传粉,也可异株异花传粉。回答下列问题:
(1) 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控制)。将纯种黄粒玉米和纯种白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白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黄粒玉米籽粒,但黄粒玉米果上找不到白粒玉米籽粒。籽粒性状黄色对白色是性,白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胚的基因型为
(2) 玉米籽粒的黄色(B)对紫色(b)为显性,含b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如果单独种植一株杂合子玉米(Bb)进行实验,这株玉米植株果穗上籽粒(籽粒数量较多)的表型及比例分别为
(3) 科研人员在高秆玉米自交系中发现一株矮秆的突变体,且矮秆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性状对高秆性状为性。将矮秆的突变体与高秆植株杂交,所有杂交F1株高均明显高于矮秆的突变体,且正反交F1株高无明差异,已知高秆与矮秆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欲探究此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考点】
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交配类型及应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这对遗传因子控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液变橙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非糯性水稻与隐性个体测交,子代中非糯性∶糯性=1∶1,且该株水稻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2)为进一步验证B、b这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可用该株非糯性水稻作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为;还可以取该植株的花粉,滴加碘液,染色结果为,也可证明该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某种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相关遗传因子用D/d表示),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1:桔黄色与枣褐色个体杂交,F1全部为桔黄色;

实验2:实验1的F1与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

实验3:桔黄色与桔黄色个体杂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3∶1。

(3)上述实验中能够判断壳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显性性状是
(4)实验2为实验,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的主要原因是
(5)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实验3的桔黄色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若某种药物能够导致含有遗传因子D的精细胞失活,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该药物对实验3结果的影响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