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家利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墮干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A 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处理方式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组1

红光

发芽

组2

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组3

红光→红外光→红光

发芽

组4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1)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促进种子萌发,抑制种子萌发。
(2) 莴苣种子对红光的反应远比红外光敏感。如果经过“红光→红外光”处理后,将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 莴苣种子(填“会”或“不会”) 发芽,原因是
(3) 研究发现红光和红外光通过影响赤霉素合成情况进而影响种子萌发,机理如图甲和乙。光敏色素吸收红光转化为 Pfr型,Pfr型进入细胞核调控赤霉素的合成,使其含量上升,据图分析具体机理为

【考点】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为探究温度对三叶鬼针草与鬼针草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补充实验方案:

温度对两种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萌发指标

物种

温度处理/℃

10

15

20

25

30

35

40

萌发势/%

三叶鬼针草

23.00

19.00

52.00

78.00

57.50

17.50

7.33

鬼针草

40.67

62.00

76.00

61.00

40.50

4.00

0.50

萌发率/%

三叶鬼针草

68.50

81.50

93.00

95.00

92.67

75.00

46.50

鬼针草

95.00

96.50

95.00

95.50

79.50

43.00

5.50

萌发势=(实验最初1/3时间内的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萌发率=(萌发实验结束后发芽种子总数/供试种子数)×100%。

(1)取发育良好的三叶鬼针草与鬼针草两种植物种子各1400粒,随机平均分成7组,编号A、B、C、D、E、F、G,处理均采用纸皿法:每个培养皿(直径12cm,内垫2层滤纸)分别放置50粒种子,每个处理做个重复,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将处理好的A、B、C、D、E、F、G组种子分别置于温度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
(3)以胚根露出种皮1mm作为数据统计标准,每隔24h统计种子的萌发数,直到持续3d再无种子萌发为止,并计算种子的

实验结果和结论:

(4)三叶鬼针草、鬼针草的萌发势分别在25℃、20℃获得最大值,温度上升或下降均导致两种杂草的萌发势显著,但相对而言,(填“高温”或“低温”)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对于萌发率,两种杂草在20~25℃范围内的差异不明显,但三叶鬼针草在低温区(10~15℃)的萌发率显著(填“高于”或“低于”)鬼针草,而在30~40℃的高温区则显著高于鬼针草。这说明与鬼针草相比,三叶鬼针草更容易在(填“高温”或“低温”)地区蔓延扩散。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