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等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增强思想及行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国共产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中国梦”才有实在的内容,才不至于沦为空谈。某校高二(5)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开展探究。
A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如下:
习语用典
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法必明,令必行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①
2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②
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③
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④
B小组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如下: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随后的20多年间,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在实现“航天梦”的道路上不断攀越新高度。
伟大事业锻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坚定奋斗在一线忘我牺牲奉献,以“革命加拼命”的战斗姿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获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超越国际水平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回眸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
回望十年,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回望十年,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到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回望十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筑梦逐梦圆梦而努力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党性原则,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
①找准努力方向,锲而不舍方能取得成功
②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梦想才能赢得未来
③牢记初心使命,持之以恒方能行稳致远
④部署发展战略,脚踏实地才能铸就辉煌
①“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②“四个伟大”自成体系,各布重点,各有特色
③伟大斗争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
④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事业、梦想的实践来进行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消除重大阻力
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②更加侧重精神文明的现代化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①让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同等富裕的制度基础
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唯一路径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④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聚焦领域
具体方面
A
特色乡村经济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B
战略安全
持续巩固国有经济在国防军工、能源等领域的战略支撑作用
C
战略性新兴产业
探索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推进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D
国计民生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世界庄严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旨归,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政治本色。
十二年逐梦前行,坚持精准扶贫,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年逐梦前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人民的美好生活期盼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十二年逐梦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标注当代中国的前进坐标,提升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十二年的逐梦前行中,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真正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是民族振兴的梦,同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为中国梦接续奋斗,蓄力前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