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从湖北省枝江市的玛瑙溪至湖南省岳阳市的城陵矶,全长约347公里。这一段河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历史上频繁发生河岸崩塌、河道摆动和洪水泛滥现象,导致了多处河道改道,从而留下了众多的长江故道。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故道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分布地区。
河流在流水冲刷与侵蚀作用下,会变得越来越弯曲,形成曲流,曲流最终出现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叫作牛轭湖。下图为我国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该河段河道曲折易变,蜿蜒蛇行,曾经有“十年九灾”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点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如今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河”。图甲为荆江治理示意图,图乙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1)说出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的原因。
(2)弯曲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后大多演变为湖泊,分析其原因。
(3)说明荆江部分河道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在雷州半岛龙门河流域的河床上,分布着一种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图1)。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性质差异,在流水作用下,河床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图2示意该地河流壶穴形成过程。
描述该地河流壶穴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