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著名论断中,从历史的观点看,我们承认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强调两者间有着无法割裂的历史连续性。但说历史连续性,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滞留于五四、晚清是压抑与被压抑的紧张对抗关系的现有描述之中,而是要跨前一步去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导致历史连续性的断裂以及晚清现代性的收缩,但“断裂”本身在英国学者吉登斯那里不正是“现代性”的普遍特性吗?第二,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现代性的断裂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垄断,即“以西学是尚的现代观念,几乎垄断了文学视野”,那么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纯粹的西方现代性吗?第三,如果说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晚清相比更多地接受了西学影响,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断定其不是重塑而是抛弃了“中国多重传统”,并最终导致了“单一的现代性”?归根结底,就是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性?

材料二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其“凝聚性结构”的认同特性会在心灵最深处规约五四学者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基本立场。可从“一个群体”“一个命题”和“一个错位”具体回应对新文化运动的质疑。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许徐《新文化运动现代性问题再考察——从反思“被压抑的现代性”开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一观点进行合理解读。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考点】
新文化运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论述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虽然新文化倡导者所要建立的依然是“西洋式的社会国家”,与戊戌时代的“揖日追俄”和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经越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国家的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于是他们的认识开始由制度层面锲入文化心理层面,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西洋式的国家”的。

为了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在主张“以科学代宗教”,用科学来根治“无常识之思维”和“无理由之信仰”,激扬理性破除愚昧和迷信的同时,更把民主具体落实到了人权。所谓人权,也就是个体的自主之平等人权的观念意识、纲常名教、金科玉律、偶像崇拜、风俗习惯,即如鲁迅所言:“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在这个时候,陈独秀和李大钊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的主张都代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所以,他们大倡民主和科学又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止乎科学和民主,但马克思主义当然包括了科学与民主。

——改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运用唯物史观,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建立的理想社会、理想国家进行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述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