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模式——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细菌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通过迷走神经——肾上腺轴,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进而发挥抗炎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针刺穴位时在产生痛觉,脚却并不缩回,这属于(“条件”、“非条件”)反射。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双向)的。
(2)
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请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
(3)
为进一步验证针刺ST36的抗炎机制,科研人员通过遗传学手段获得在Prokr2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通过蓝光刺激激活该神经元,检测相关指标如下图1和图2:光敏蛋白C为光敏感离子通道蛋白,被蓝光激活后,引发Prokr2神经元产生兴奋,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检测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A)、促炎症因子IL-6的含量,结果如图2。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所用小鼠有炎症反应的是(填图2组别序号)小鼠。
②请据图说明针刺ST36发生抗LPS诱发的炎症反应的机制:。
【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反射的过程;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