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多气体、固体均能溶解在水中。
(1)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是因为水具有;其他液体也可以作溶剂,如碘酒的溶剂是;取一瓶“雪碧”的上、下两层溶液,密度分别为P1 , P2 , 则P1P2(填“>”、“<”或“=”)。
(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Ⅰ、t2℃时,25g水中最多溶解gB物质。

Ⅱ、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Ⅲ、要将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IV、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用“>”、“<”、“≤”、“≥”、“=”表示)。

V、如图烧杯甲中盛有饱和的C溶液。现向烧杯乙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甲中有晶体析出,可能的原因是

(3) 2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0.8L/1L水”,该数值含义是。若利用针筒(100mL)测量15℃,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先在针筒内吸入20mL水,再吸入“16mL”或“40mL”的二氧化碳充分振荡,实验中你认为气体体积最好是
(4) 20℃时打开碳酸饮料瓶,有大量气泡冒出。饮料瓶打开前后,CO2的溶解度由图中的a点变化到(选填“b”、“c”、“d”或“e”)点。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