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地进行山地马拉松比赛时突遇冰雹和冻雨,导致多名参赛选手因失温症遇难。失温症又称低温症,是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大脑、心肺等主要生命器官)温度降低,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下表是3种不同程度失温症。回答下列问题:

体温(℃)

症状

轻度失温

37~35

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

中度失温

35~33

浑身剧烈颤抖并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反应力下降,走路跌跌撞撞,甚至出现尿失禁的状况。

重度失温

33~30

人的意识变得模糊,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有时会出现反常脱衣现象。

(1)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参赛选手跑步时骨骼肌产热增加,通过调节使皮肤的血管舒张和从而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同时由于出汗增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参赛选手此时耗氧量较赛前,产生的CO2不仅仅作为代谢产物排出,还具有(答出1点)方面的积极意义。
(2) 轻度失温时,皮肤中先产生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后,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促使皮肤血管收缩,还可通过轴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行分级调节,该调节方式的意义是
(3) 中度、重度失温时会出现尿失禁、反常脱衣现象,由此可推测失温会影响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人的意识。中度、重度失温时,内环境稳态会受到破坏,这说明
【考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 体温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小鼠是病理和药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分析下列实验作答:

Ⅰ.药物研究者发现精神类药品氯丙嗪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可能存在副作用。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氯丙嗪的不良反应,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给药前的平均体温℃

给药后30min的平均体温℃

再转入相应温度的环境

10min的平均体温℃

20min的平均体温℃

30min的平均体温℃

40min的平均体温℃

空白+低温组

30.2

30.5

30.1

30.2

30.1

30.1

空白+高温组

29.8

30.5

29.6

29.1

29.6

29.5

氯丙嗪+低温组

30.1

27.3

24.8

22.5

21.0

20.0

氯丙嗪+高温组

30.1

27

32.0

32.2

33.0

32.2

注:低温处理是注射给药30分钟后放置在10℃的冰箱中,高温处理是注射给药30分钟后放置在30℃的恒温干燥箱中。

(1) 实验操作中将给药30min后的小鼠再转入相应温度的环境,目的是
(2) 由实验结果得出:氯丙嗪对小鼠体温平衡能力的影响是
(3) 若要证明正常小鼠在低温和高温下的体温与室温下无显著差异,还应设置一组小鼠进行处理,其余处理相同。
(4) Ⅱ.研究人员为验证小鼠的肥胖与“食欲抑制因子”有关,将两种体型肥大的小鼠A、B与正常鼠的皮肤连在一起以实现血液循环连通,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研究人员认为小鼠肥胖是因为缺乏“食欲抑制因子”或其受体,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测A、B小鼠肥胖的原因分别是。将A、B小鼠采用相同方式相连,若出现的实验结果是,可初步证明前述原因推测是正确的。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