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建立起县、区、乡各级农抗会,青年、妇女、职工各种抗敌协会也陆续建立,这些团体团结领导群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1942年,敌后根据地开始建立“抗日人民代表会议的市乡民主制度”,在淮北的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人中,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民17人,其他39人。

——摘编自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等

材料二   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一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治理的政治意义。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新中国村民自治的内涵。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
【考点】
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中华苏维埃政权; 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华中区域

材料一 “华中”作为新区域概念,最初可能译自外文,模糊指称长江南北各省。随着日本制造“华北危机”及抗日救亡浪潮高涨,“华中”概念通过媒体进入政治军事领域。1941年4月,中共提出“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筹建了华中局。至此,“华中”成为以华中局管辖范围为界域的行政建制。随后社会各界设立了一系列以“华中”命名的教育及金融机构,将“华中”概念普及至民众日常认知之中。

——摘编自李雷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华中”区域概念的建构》

材料二 1941年,刘少奇在华中党校作报告时指出,党员本质的改造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锻炼和修养”。同年,华中局创办的党内刊物《真理》,与党校、《江淮日报》一起成为宣传党的主张、教育广大党员的三块重要阵地。延安整风开始后,华中局围绕作风和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迅速开展整风运动,把整风学习作为华中全党全军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全年的中心任务。同时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广泛开展群众运动,从组织上团结根据地内的人民共同抗日。

——摘编自余广选、闫耀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加强党的建设述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华中”概念出现及内涵变化的重要因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时期华中局党建工作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多党派合作和民主协商

材料一

时间

内容

1940年3月6日

中共中央要求华北各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必须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员、非党员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1940年7—10月

晋察冀边区举行普遍的选举建政运动,参选人数达81%

1941年2月

陕甘宁边区开展全区的“三三制”选举

1943年

晋察冀边区在各级政权结构上基本实行“三三制”

——普通高中教材历史地图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5年2月18日)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三制”的实施特点,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推行“三三制”意义。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三三制”的共同之处,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多党派合作和民主协商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