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幅图。

材料二   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高,他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 结合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称霸打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
(3) 材料三战国时“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著名战役。
(4) 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材料中“商君”改革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说明“商君”的改革对秦国崛起的作用。再列举一例战国时期的变法。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考点】
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材料四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秦孝公为什么要用商君进行变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