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郡县的出现,是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划时代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本质,是在国家体制中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由部族国家变成疆域国家。秦代实行郡县两级制,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而秦郡数仅为四十余,中央直接管理各郡,尚无多大问题。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1) 对比材料一中的地图,从春秋到战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主要不同之处。
【考点】
春秋战国的纷争; 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 皇帝制、三公九卿与郡县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时期,诸夏又称诸华,或合称华夏,含有民族文化优越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强调遵行周礼,以是否遵行华夏礼乐文明为区分夏、夷的最高标准,但同时也没有忽略夷、夏的族类差别,注意到夷狄与华夏在语言、习俗、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戎狄荐居,贵货易土”。

材料二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经过剧烈的分化、兼并、吸收、统一、只剩下了齐、韩、赵、魏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附庸小国。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至战国时期已为华夏所吸收、交融。南方的楚国在春秋前期就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至战国时已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逐渐与华夏民族交融,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交融,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华夏认同的内涵。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华夏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秦人融入、认同华夏民族的历程

西周时期

秦人肇兴于陇右,偏居于西陲。

春秋时期

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进入诸侯国之列。此后,秦人一再东迁,势力扩大到关中地区,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秦穆公在位时期,娶晋国太子申生之姊,秦穆公之女怀嬴嫁给为质于秦的晋太子圉。

但在整个春秋时期,中原诸夏一直将秦人视为夷狄并加以歧视。

战国时期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由此引发了中原诸夏人才西向入秦的高潮。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

秦武王娶魏女为王后。

秦庄襄王时,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国。吕不韦招募大量宾客游士至门下,合众人之力,编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人吸收中原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也是秦人与华夏交融互动的典范。

战国晚期,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心目中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战争。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

——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途径有哪些。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秦人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