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义仓的本义系民间应对天灾人祸而互助自救的一种形式,后来,地方政府发现这是民间应对自然灾害而自发救世扶难的有效途径,对其给予充分肯定。长孙平在隋文帝的支持下,采取强有力措施,将民间自发兴起的义仓推广至全国。经过多年经营,隋代各地义仓无不充盈。这对于当时脆弱的自耕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及社会动乱,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隋大业五年(609),全国有户8907536,人口达46019956。直到百余年后的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才达到这样的户口数据。

——摘编自魏明孔《从义仓设置看隋代制度创新》

材料二   西方社会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保障措施始见于公元6世纪末的罗马城邦社会,城邦的市政当局用捐款和公款购买谷物,无偿地分发给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阵亡将士的家属,用以减缓社会冲突……到中世纪,封建贵族和教区主教也主办一些慈善事业,为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维持再生产的需要。这种保障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贵族的好恶和年成的好坏,无法律保护,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义仓顺利推行的原因和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方社会救济的目的及特点。
【考点】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在实践的消灾措施方面,限于旱灾的自然难控性,不比水灾、蝗灾通过人为手段能够起到较大的控制作用,因此从官方到民间整个国家面对旱灾时的应对能力也相对薄弱。干旱现象被认为是“旱魃为虐”,西汉初中期时人们对旱魃充满了畏惧,民间的驱魅方式更偏向于侧重寓意与祈吉的仪式性。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旱灾的发生次数越来越多,程度也愈演愈烈,世人对旱魑的情感也由敬畏沦为厌恶憎恨,驱越方式也在请神离开的仪式之外,还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水克火,选择直接溺毙旱魃。

——摘编自李昊《两汉旱灾与旱魃神话初探》

材料二   “理”的概念和格物穷理的态度推动了宋人对自然的认识,时人已经以东南季风的影响来解释江淮地区的伏旱天气。北宋时的邢昺有言:“四事之害,旱暵为甚”,所以宋朝政府对降水极为重视,不仅规定州县必须按旬上奏当地的降水及农业生产情况,而且有太史局、翰林天文院负责气象预报。南宋时的秦九韶还首创雨量和雪量之观测技术和计算方法,为防洪抗旱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技术支持。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了解科学知识不过是为了使人事的解释趋于合理,自然规律无法真正内嵌,这就导致灾害无法真正摆脱其与人事的直接感应,民众也多以君主或地方长官的“不职”行为去解释水旱灾害的成因。

——摘编自陈渊《灾害的文化反应:宋代禳灾活动研究》

材料三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一场大旱突降大地,甘肃地裂日燥,荒野遍布,陕西“绝粜罢市”,木皮石面皆食尽,人口十亡八九。明廷不思救济,加派不已,“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人民走投无路,“转向为盗”。明末农民大起义率先于此爆发,然后伴随着灾荒的蔓延而发展壮大于江河南北、长城内外。

——摘编自余同元《崇祯十七年》

材料四   天灾流行,何国蔑有。然事后而始图补救,何如事前而预切绸缪。今陈末议三条,请备详择。一曰开沟洫,平旷之区,可仿泰西风车之法。遇旱则掘深井,以风力汲水,灌溉田畴,工程既省,昼夜弗辍。次曰用水粪,余闻东洋农人暇时,均于村庄预备粪池。及农夫播种已毕,将水粪运往田间,潜滋土脉,此后天纵不雨,麦亦萌芽。次曰补种树,西人谓:成顷之田,四围须多种树。惟有树以吸水,则枝叶固茂,土脉愈润,虽值旱乾,犹不至于速槁。故古者井田之法,必于两旁种桑:一以养春蚕,一以卫五谷也。乃后人习而不察,罔知种树,徒事西畴。

——摘编自(清)郑观应《郑观应集·论治旱》

(1) 根据材料一、总结汉代旱灾应对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旱灾应对的发展与局限。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大旱的后果。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郑观应治旱思想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的发达程度是前代社会无法企及的,而商人作为宋代平民社会兴起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检索宋代方志、文人散记、笔记小说、谱牒等,宋代商人义举可谓比比皆是,如扬州高邮富商徐成甫,“友人以贫不能葬其亲者……即为买田,出钱以办丧事,而友人之亲得葬者五丧”。临川商人吴伯俞,“岁饥低谷价以惠贫民,疾病不能谒医者,为发药治之,赖而活者颇众”。黄岩人黄原泰,“性乐施予,岁歉,贸粟于闽浙,损半直以济邑人”。浙江义乌余彦诚“用家钱百万修废堰潴源水,遇见旱岁,无高下彼我均浸之,邻里沾足”,“其余津梁断坏,病涉之地,靡不修举”。诸暨人张绪,“有所称贷,率薄其赢”。“服贾力穑,卓然遂成富室”的玉溪人赵师孟,“时有贫不能自给者,公贷而与之,或久假不归,一无所问”。南宋临安的商人“每见此等人买卖不利,坐困不乐,观其声色,以钱物周给,助其生理。”

——改编自冯芸、桂立《宋代商人与社会慈善救济》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社会大多以儒家“仁政”民本”思想为统治理念,这些思想本身有着很强的伦理和道德色彩,因而能有力地指导社会救济实践。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仅限于粮食救助和最低端的医疗救助,对于弱势群体的教育、卫生、就业等缺乏关注和救助。缺乏一定引导和机制,使得这部分人转变为自给自足的劳动人口。几个大一统王朝,如两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社会救济和保障措施较为完善,而其他短命王朝或者割据时期,几乎没有体系化的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社会救济措施往往与帝王的施政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朝代的社会保障机制以皇帝的诏令为准,法令条文的颁布和运行往往出现断层现象,不能保证救济诏令颁布的初衷。

——改编自陈井安等《中国古代社会救助考察》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商人参与社会慈善救济的主要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救济和优抚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