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由青瓷到白瓷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北朝邢窑的青瓷造型较单一,装饰也简单。在烧制青壳过程中,制瓷工匠将含铁量低的釉料用在白色胎体上,制造出白瓷釉,白瓷底运而生。但这种瓷器呈现出白中闪青绿的颜色,被学术界称为早期白壳、原始白瓷。邢窑白瓷打破了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白瓷生产的先河,为北方白瓷的生产奠定了基础。隋代高档细白瓷的发现,是邢窑考古调查的重大收获,它的出现标志着邢窑制造技术的成熟。唐代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细白瓷胎体洁白无瑕,而且易种造型丰富多彩,餐具、茶具、酒具、文具无所不有。唐代邢窑白瓷不仅进贡皇室,而且许多文人将饮酒品茶使用邢瓷视为雅趣。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禁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摘编自冯石岗、董成志《河北陶瓷业兴衰史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邢窑主要进行古箭仿制品的生产,其中的仿唐邢窑白釉刻花梅瓶和仿唐邪客白釉穿带壶等与古瓷难分伯仲。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进行过邢瓷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最终归于失败。后来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资金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救,邢窑也是如此。再加上当今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态度冷淡,邢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传承困难的问题。
——摘编自郝雄飞《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研究》等